如何测算养老金(一方法测算养老金)

语音播报分类:社保 时间:2023-04-12

本文由「生活娱乐网」编辑整理发布于53天前,文章约有1045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左右.

大家好,我是生活娱乐网的小编,今天为大家整理了一下如何测算养老金(一方法测算养老金)相关的知识,如果您对如何测算养老金(一方法测算养老金)方面的问题感兴趣的话,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3年的济宁养老金计算方法暂未调整,沿用仍是往年度适用的标准。

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

计算方法:

月养老金待遇=基数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2、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注意:(公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3、过渡性养老金(各省市并不相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过渡性养老金,主要是针对,我们我国正式缴纳养老保险之前,已经参加了工作的人。这部分人大多是1992年之前就已经参加工作了。

温馨提示:

1、年龄不到法定退休年龄,其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的计发月数要比正常退休的多。

2、病退人员的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上年省市职工平均工资*20%+95年底前推算存储额本息/120+调节金)*(1-提前年限*2%)

3、正常退休的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全国是一样的,但病退各省、市、区有一定区别,要到当地社保经办机构咨询,以当地消息为准。

4、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最低限为0.6,最高限为3。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5、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要求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而且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领取得越多,相对于交费来说,肯定更加划算。

年龄不到法定退休年龄,其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的计发月数要比正常退休的多。

以上就是社保君带来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注: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以当地公布的信息为准)。

相关文章:

>>>如何测算养老金

>>>养老金的两种测算方式

>>>如何测算养老待遇

>>>养老金测算怎么看

>>>养老金测算是什么意思

>>>养老金怎么测算年收入

>>>个人养老金测算工具

>>>养老测算公式

>>>养老金的测算方法

>>>养老金的测算

以上便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若感觉本文对您有用,可以点击文章下面的「收藏」,以防失联.同时欢迎大家分享这篇文章到朋友圈或转载到其它平台,记得注明来源出处.本文地址:http://www.speakel.com/zhichang/757978.html

收藏

update最近更新文章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zhichang